南京饰品潮玩货架设计、精品百货货架定制
中国商超零售业发生许多新变化。阿里巴巴出售了所持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,调整了对新零售业务的布局;而此前,名创优品则斥资63亿元将永辉超市收入麾下,希望打造出“中国版山姆会员店”。一出一进之间,透视着中国商超经营模式的挑战与变革。作为消费领域的重要场景之一,商超零售业不仅关系到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,还在促消费扩内需、畅通经济循环、服务民生等方面作用巨大。
2024年以来,多地明确支持商超、便利店开展主题促销活动,支持商超与电商平台联动,发放“夜经济消费券”,鼓励商超延长营业时间等,促进商超零售业的发展。商超也从自身着手,或尝试以AI提升运营效率,或探索创新的经营模式。种种尝试能否应对商超零售行业的快速变化,改变连锁商超商品结构同质化、经营压力大的现状?就此,中新经纬《大咖说》独家专访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名誉会长裴亮。
南京饰品潮玩货架设计、精品百货货架定制
他指出,如果不将底层经营逻辑向“买了卖”转变,传统大卖场模式的商超是难以应对新业态挑战的。“买了卖”模式更符合当下市场规律。近年来,部分商超企业遇到增长瓶颈,缘何出现这样的情况?当下,随着商超品牌越来越多,各个商超的商品结构同质化严重,同类商品的供应过剩,再叠加线上零售的分流,使实体连锁商超特别是大型商超的经营压力加大。这与我国商超经营模式有很大关系。发展初期,国内大型商超的主要经营模式是通道费模式,又称“货架经营”或“经营供应商”。
即商超企业自己不经营商品,只收取渠道费用。商超货架的商品由供应商主导选品、价格、促销等。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风险较小、对运营能力要求不高——货卖不出去由供应商承担风险,卖出去了大家利益共享。这种模式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,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可以实现迅速开店策略。但随着消费需求向“质价比”转变,这种生产端、渠道端和消费端的相互脱钩,必然造成增长瓶颈。
【重要提醒】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,被转发超过20次,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!